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断舍离 ~她的遗物@1 (十字绣 )~ 【The Good Old Days Cross Stitch 】

大姐离开快三年了,除了衣服鞋袜立即处理,其它的物件仍然保留着,起初是舍不得之后是不晓得如何处置,尤其是那些她珍而重之教友送赠予她的纪念品和感谢卡。

午休时间看到同事在缝十字绣就与她聊了几句,她说近来迷上这玩意。印象中家里有一大盒大姐当年留着的十字绣线及相关的物品,对穿针引线完全不感兴趣的我留着也只是生灰尘没意思,想想与其扔掉不防赠予她,也是件美事。

既然同事不介意,回家后立即把相关的物品都收拾好,拍些照片留念。早二天上班时拿去给她,看她开心爱不释手模样,这次是送对人了!!




粗心大意的我与心灵手巧,温柔的大姐完全是两个样。记得刚升初中时堂姐们开了间手工艺店,那个没有youtube,没网络,妈妈阿姨们闲空时的娱乐无非就是追港剧,聊八卦,除了这些就没啥好干的年代,源自港台的手织毛衣毛帽,缝十字绣,编织毛娃娃等算是另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加上那时我们这里的夜总会舞厅蓬勃昌盛,很多从西马来这里讨生活,夜晚开工早上无事事的舞小姐,多会做这些手艺品打发时间,除了卖商品也有教学,所以店里的生意很好非常忙碌,大姐手最巧人又细心温柔,客人都是围着她转,她可是店里的红人老师也可以说是镇店之宝,呵呵!

那时候是在香港的小叔母先开始这一行,接着就是堂姐们,最后连当时在吉隆坡的大伯也做起这门生意,就知道当年手工艺是有多火了,大伯的店一直经营到90年代末他退休搬回香港。在香港的小叔母恰恰相反因为当时97香港回归中国小叔举家迁回我们这里,至于堂姐们的店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夜总会生意逐渐没落,很多舞小姐回西马去了,大姐去新加坡读神学时结束。

当年大伯的店是开在全盛时期的金河厂场@Sugai Wang Plaza。那时候一说到逛街,要买潮流衣服鞋子几乎都会到金河厂场,也是我们到吉隆坡必到之地。而饱读诗书,文质彬彬放正不阿,脸上总是带着亲切笑容,曾经是校长的大伯还被大家选为商会长,满满学者风范的大伯很是注重仪容,每天都是穿戴整齐,穿长袖衣都一定会系领带,西装裤也是熨的毕挺,脚上穿的是摖的黑到发亮的皮鞋,这也是我记忆中的大伯。除了远在香港的堂妹(小叔与我相差几个月的女儿)在KK 这里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堂哥堂姐们的年龄与我差一大截,在她们来说这个小堂妹就是个小baby,所以亚庇这的亲友都是唤我的小名。大约在我才刚刚幼儿园毕业,大伯就离开沙巴去了香港生活,后来则长期在吉隆坡做生意,大伯和大伯母,小叔这些少见面的至亲长辈唤我的中文名而不是我的昵称。曾在吉隆坡和大伯,大伯母生活过很短一段时间,直到今天我还清楚记得大伯用客家话唤我名字那即慈祥又宠爱的语气。转眼大伯回天家已有20年,写这篇文时想念疼爱我,待我如亲女儿的大伯了。。。。

大姐的脚疾是因为大伯,大伯母的热心找医生才的到医治,所以我们相当感激大伯一家。在香港治病时在大伯家住了二年,大伯一家人都相当爱护与疼爱大姐,所以大姐也早已把大伯,大伯母一家当成自己的家人,不定时的回香港探望大伯一家。2003年大伯离世时不巧正是香港Sars 最严峻时期,不能到香港见大伯最后一面和致敬,一直都是我和大姐心中的憾事。。。

这不晓得是不是大姐最后一张完整完成的十字绣,上图是当时的草稿原图,当年不像现在图案会影印在布上,是要自己一针一线看着草稿原图绣上去,手巧又聪颖的大姐把它改成下面这张图。这幅手作我会好好收着。




拍照很累咧 ~ 噶丹松赞林寺 -【 Ganden Sumtseling Monastery】

来到这里才知道小布拉宫的魅力是有多厉害,超级无敌多的游客,是这几天下来到过的景点里访客人数最多的。6点关闭,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2点多游客还是滔滔不绝的涌进,景区大巴是一辆又一辆不间断的来回穿梭接送游客,不夸张几乎每一辆都是坐满人。 乘坐景区大巴前往寺院入口的山门我那双不安...